国家安全,人人有责,遇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请及时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或登录www.12339.gov.cn网站举报。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遇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请及时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或登录www.12339.gov.cn网站举报。
首页 > 热点
名单公布!新疆3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上榜
时间:2025-04-17
来源:石榴云客户端
作者:何艳红

  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发布通知,公布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新疆(含兵团)3个案例入选。

  名单显示,新疆入选的分别是: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的“民族乐器:都塔尔奏响就业增收新乐章”,和田地区和田市的“艾德莱斯绸:用绚丽色彩让丝路生花”,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土陶烧制:烈火中的火热传承”。

  新和县加依村是民族乐器制作特色村,素有“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美誉,主要生产都塔尔、萨塔尔、艾捷克等十余种乐器,乐器制作技艺传承300余年。加依村有三分之一以上农户参与手工乐器制作,于2014年成立的嘉音乐器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已成为颇具规模的乐器产业园。

图片

绚丽多彩的艾德莱斯绸。阿卜力克木·依卜拉依木 摄

  和田市吉亚乡素有“艾德莱斯绸之乡”的美誉,截至2024年底,当地艾德莱斯绸年产量达50.83万匹,年产值约2亿元。和田市吉亚丽人艾德莱斯绸有限公司不断改进产品工艺,大胆创新,致力于将艾德莱斯元素与时尚元素完美融合,设计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创产品,让更多人爱上艾德莱斯。

  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土陶烧制技艺,图木舒克土陶技艺非遗工坊于2023年5月设立,通过传承土陶技艺、陶器制作生产和开展非遗宣传培训等方式,广泛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活动,采用商业运营模式,促进土陶传统技艺传承创新、带动职工群众就业增收,赋能乡村振兴,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通知称,在各地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研究遴选并经公示,此次共确定了51个典型案例。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非遗工坊建设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非遗工坊在推动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创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mmexport1681204875677

墨玉县喀尔赛镇巴格其村乐器制作非遗工坊里,工匠正在学习制作乐器。2022年,这个非遗工坊入选“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图/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提供

  截至目前,新疆共有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此前入选的为“库车大馕:将幸福收入‘馕’中”、“民族乐器:弹拨就业增收的美妙乐”、“柯尔克孜族刺绣:‘绣’出锦绣前景”。

  来源综合: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光明日报、和田零距离、图木舒克土陶技艺馆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