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人人有责,遇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请及时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或登录www.12339.gov.cn网站举报。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遇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请及时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或登录www.12339.gov.cn网站举报。
首页 > 本地
政策沃土育人才 就业护航促发展——克拉玛依市实现城市与高校的双向奔赴
时间:2025-02-28
来源:
作者: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侯婧婧

  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克拉玛依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留克就业的比例超过三成。在校大学生规模近2.6万人,留疆就业比例达74.5%。

  克拉玛依,这座因油而兴的城市,在新时代背景下,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思维,大力推进高校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通过全方位优化人才“引、育、用、留”,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政策加持

构建人才成长沃土

  “克拉玛依市为我们搭建了干事创业舞台,更体现了克拉玛依对教育事业和人才的重视。”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银龄教师王铁冠为代表的“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们回信,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支撑点。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力支持高校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为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安居保障以及良好的发展平台,用引才、留才政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我市结合实际与高校发展需求,面向全社会发布“招贤令”,下好引进人才第一步“棋”。我市实施高层次人才“1150”引进工程、在国家知名高校打造人才引育工作示范点、出台《克拉玛依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等引才政策纷纷落地,“油城杰出工程师”选拔培养管理办法、“银龄人才”招募管理办法、“首席技师”“油城名师”“油城名医”各类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也纷至沓来。

我市举办“才聚油城1+2+15”人才政策推介活动暨高层次人才“油城玫瑰金卡”发布典礼。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了让人才安心扎根油城,我市不断优化人才服务,对高校引进的符合全国重点学科专业和克拉玛依市急需紧缺专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给予享受5年内最高105万元人才经费的支持,并推出了“油城玫瑰金卡”,进一步优化完善高校高层次人才服务和保障机制。

  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各高校先后引进王铁冠、陆军等院士团队落地建立院士工作站,引进认定113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副高级以上职称9人,博士31人、硕士73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新疆第二医学院获批教育部22所直属高校对口支援,共有564人次援建教师来到新疆开展工作。

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引进王铁冠院士团队。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李浩然 摄

  克拉玛依河畔,鸾翔凤集,各路英才一展风采,在产学研转化、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新疆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新疆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作出新贡献。

就业育人

精准护航就业之路

  2月21日,克拉玛依区“春风行动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招聘会拉开序幕,为广大求职者以及高校毕业生们搭建了广阔的就业舞台。

  我市与各高校始终在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方面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共同演绎着高校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双向成就”的美好篇章。其中,各类招聘会就是一项关键举措。

  我市出台《支持校企合作人才共育项目实施细则》,每年资助大约10个校企合作人才共育人才项目;制定差异化就业激励政策,通过落实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建立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等各项措施;市校共同探索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在住宿、餐食、保险等方面予以保障,将参加实践的学生纳入克拉玛依市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库,优先录取、优先使用……

  在就业政策的精准护航下,全市各高校立足自身优势持续发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学生意气风发。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坚持“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和“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建设丝路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面向中亚的科技与文化交流基地。

  该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开设新疆紧缺人才专业,与政企共建共享覆盖石油石化全产业链的大型系列装备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国内领先的“工程实践工场”。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分院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式等培养方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达到“实习能顶岗、毕业就上岗、上岗能胜任”的目标。

新疆第二医学院学生在做实验。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戴旭虎 摄

  新疆第二医学院推进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新医科与工科等深度交叉融合,布局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积极培育“医学+X”等新兴学科专业,新增康复治疗学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地方与高校的双向奔赴,让高校毕业生在克拉玛依这片热土上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2024年,各高校共有毕业生5641人,留疆就业4202人,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展望未来,我市将继续携手各高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为推动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城市中绽放光彩,共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