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丁恬甜 古扎丽
个子高挑、中等身材、不苟言笑,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克石化公司”)炼油一部催化装置,他是出了名的“除隐患卫士”,班长对他夸赞有加,徒弟对他佩服不已。他,就是炼油一部催化装置工艺三班主操、技师张浩。
公司级隐患“查获者”
在同事眼中,那些不易发现的隐患,总能被张浩一一“揪”出。仅2024年,张浩就发现公司级安全隐患1次、车间级22次,被评为克石化公司“十佳”除隐患安全卫士。
去年5月22日15时,巡检中的张浩走到气压机E312位置时,一股油气味引起他的警觉。他赶紧返回操作室,拿起可燃气体报警仪进行摸排。排查到气压机一个出口管线时,油气味越发浓烈,可燃气体报警仪不停“呼叫”。这里——有一个直径不足1厘米的小砂眼。
张浩立即汇报班长。随后,车间值班干部立刻赶到现场进行确认,同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堵漏。
由于发现及时,避免了一起可燃气体泄漏着火的事故,确保了装置的平稳运行。此隐患被认定为公司级隐患,张浩也受到克石化公司表彰奖励。
同事口中的“能人”
2024年1月19日22时,张浩站在分馏冷换平台上,一处隐隐的亮光引起了他的警觉。他赶紧大步向前,发现一个调节阀填料压盖处正在缓缓流出粘稠的油品——夜色中亮光的来源就是它。
张浩意识到,此处原料温度高达275摄氏度,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出现严重后果。汇报班长后,车间联系仪表人员进行了紧固处置,通过排查分析,原来是调节阀填料压盖螺栓丝扣松动导致泄漏。
“幸好张浩发现得及时,避免了高温油品泄漏可能引发着火事故的发生!”事后,班长向继刚谈起此事,依旧心有余悸。
徒弟眼中的 “安全卫士”
“安全生产大如天,每处隐患都不能放过,每次巡检也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张浩常对徒弟说。
2024年11月5日,张浩带着徒弟曹俊良巡检到PTU泵房,发现仪表PH计一个探头接口有浆液渗出,包裹探头身的铁皮上隐约有几道液体流过的痕迹。
此处必有泄漏!凭借经验,张浩判断是探头内垫片腐蚀导致密封不严,浆液溢出。车间确认后,第一时间闭阀,仪表运维人员将探头拆下后,发现垫片已经被腐蚀得“面目全非”。
经过3小时处理,新垫片“上岗”,仪表PH计顺利“返岗”,这起车间级隐患避免了碱性浆液泄漏污染环境事件的发生。
“巡检看似平常,但的确是提升技能的过程。”90分钟巡检12个“打卡点”以及催化装置上百个关键点,张浩了如指掌。
“张师傅巡检就像为装置‘过筛子’,总能发现隐患的‘蛛丝马迹’,在我心中,他就是最棒的‘安全卫士’!”徒弟曹俊良佩服地说。
作为催化装置的技师,张浩带出的4个徒弟都已成为装置的“主心骨”。他也为徒弟们树立了好榜样:6次获得克石化公司“十佳”除隐患卫士,也是该车间唯一一名连续3年获此殊荣的员工。